我们常常在耳畔回荡的那些经典港乐,是否曾想过它们的旋律其实大多源自日本?从张学友的《遥远的她》到陈慧娴的《千千阙歌》,再到王靖雯的《容易受伤的女人》,这些脍炙人口的情歌背后,几乎都有一首日文原曲。八九十年代的香港乐坛,翻唱日本歌几乎成了一种常态,华语流行音乐的很多经典,都是用粤语诠释的昭和时代旋律。这些耳熟能详的旋律,原来并非土生土长,但好听却是真实的。
1985年,亚视举办了一场轰动全港的亚洲小姐选举,紧接着TVB便也推出了“健美小姐竞选”作为回应。在众多佳丽中,一个伴舞的小伙子以其流畅的舞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,他就是郭富城。凭借这次机会,他成功进入TVB,开启了他的演艺生涯。然而,当时的香港娱乐圈竞争激烈,帅气并不意味着能顺利出道。即便郭富城在无线艺员训练班中表现优异,他的起点却只是从舞台的背景板转变为电视剧的配角。真正改变他命运的,是一则光阳机车的广告,阳光帅哥与机车的结合,让无数少女心动。1990年,郭富城推出首张国语专辑《对你爱不完》,这首歌原本改编自日本歌手田原俊彦的《シルエットは踊れない》,而郭富城的翻唱在整个亚洲地区引发了热潮。
同样,歌神张学友的许多经典曲目也源自日本。1984年,他凭借《遥远的她》获得“十大劲歌金曲奖”,这首歌的旋律则源自日本歌手谷村新司的《浪漫铁道》。此外,张学友的《李香兰》、《月半弯》等作品,几乎都有日本歌曲的影子。李克勤的《红日》和《月半小夜曲》也不例外,前者的旋律来自喜纳昌吉,而后者则源自日本的光正杰。
王菲的成名之路同样与日本音乐息息相关。初入香港时,她的普通话口音并不受欢迎,甚至被公司要求更改艺名为王靖雯。1989年,王靖雯推出的首张专辑中,《仍是旧句子》便是改编自日本歌曲。她的《容易受伤的女人》更是从中岛美雪的《口红》改编而来,这首歌不仅在排行榜上大放异彩,也为她的天后之路奠定了基础。
不仅如此,许多华语乐坛的经典也都有日本音乐的影子。陈慧娴的《千千阙歌》源自马饲野康二的旋律,而周华健的《花心》则是翻唱自日本的作品。再看看刘若英的《后来》和《很爱很爱你》,都是由日本作曲家创作。我们熟悉的《青苹果乐园》与《红蜻蜓》,同样都有日本歌曲的影子。无论是张国荣的《风继续吹》,还是任贤齐的《伤心太平洋》,这些经典都在告诉我们,那些看似原汁原味的音乐,其实早已混杂了异国的文化。
在八九十年代,日本的歌曲几乎占据了华语乐坛的一半。那些耳熟能详的旋律,背后往往有着日本音乐的灵感。通过翻唱,我们在粤语歌词中听到了东洋旋律的浪漫,这些音乐陪伴了我们度过了无数青春岁月。如今,当我们回忆起那些经典,才发现原来它们的根源竟在遥远的日本。或许问题不在于这些歌曲是否是日本的,而是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了它们所传达的情感。每一段旋律都是时代的印记,都是我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