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太福音 23
警戒人效法法利赛人
23 那时,耶稣对众人和门徒讲论, 2 说:“文士和法利赛人坐在摩西的位上, 3 凡他们所吩咐你们的,你们都要谨守遵行,但不要效法他们的行为,因为他们能说不能行。 4 他们把难担的重担捆起来,搁在人的肩上,但自己一个指头也不肯动。 5 他们一切所做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见,所以将佩戴的经文做宽了,衣裳的穗子做长了; 6 喜爱筵席上的首座、会堂里的高位, 7 又喜爱人在街市上问他安,称呼他‘拉比’。 8 但你们不要受拉比的称呼,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夫子,你们都是弟兄。 9 也不要称呼地上的人为父,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父,就是在天上的父。 10 也不要受师尊的称呼,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师尊,就是基督。 11 你们中间谁为大,谁就要做你们的用人。 12 凡自高的,必降为卑;自卑的,必升为高。
述说法利赛人的七祸
13 “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!因为你们正当人前把天国的门关了,自己不进去,正要进去的人你们也不容他们进去。
15 “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!因为你们走遍洋海陆地,勾引一个人入教,既入了教,却使他做地狱之子,比你们还加倍。
16 “你们这瞎眼领路的有祸了!你们说:‘凡指着殿起誓的,这算不得什么;只是凡指着殿中金子起誓的,他就该谨守。’ 17 你们这无知瞎眼的人哪!什么是大的?是金子呢,还是叫金子成圣的殿呢? 18 你们又说:‘凡指着坛起誓的,这算不得什么;只是凡指着坛上礼物起誓的,他就该谨守。’ 19 你们这瞎眼的人哪!什么是大的?是礼物呢,还是叫礼物成圣的坛呢? 20 所以,人指着坛起誓,就是指着坛和坛上一切所有的起誓; 21 人指着殿起誓,就是指着殿和那住在殿里的起誓; 22 人指着天起誓,就是指着神的宝座和那坐在上面的起誓。
23 “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!因为你们将薄荷、茴香、芹菜献上十分之一,那律法上更重的事,就是公义、怜悯、信实反倒不行了。这更重的是你们当行的,那也是不可不行的。 24 你们这瞎眼领路的,蠓虫你们就滤出来,骆驼你们倒吞下去!
25 “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!因为你们洗净杯盘的外面,里面却盛满了勒索和放荡。 26 你这瞎眼的法利赛人,先洗净杯盘的里面,好叫外面也干净了。
27 “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!因为你们好像粉饰的坟墓,外面好看,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秽。 28 你们也是如此,在人前,外面显出公义来,里面却装满了假善和不法的事。
29 “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!因为你们建造先知的坟,修饰义人的墓,说: 30 ‘若是我们在我们祖宗的时候,必不和他们同流先知的血。’ 31 这就是你们自己证明是杀害先知者的子孙了。 32 你们去充满你们祖宗的恶贯吧! 33 你们这些蛇类,毒蛇之种啊!怎能逃脱地狱的刑罚呢? 34 所以我差遣先知和智慧人并文士到你们这里来,有的你们要杀害,要钉十字架,有的你们要在会堂里鞭打,从这城追逼到那城, 35 叫世上所流义人的血都归到你们身上,从义人亚伯的血起,直到你们在殿和坛中间所杀的巴拉加的儿子撒迦利亚的血为止。 36 我实在告诉你们:这一切的罪都要归到这世代了。
叹息耶路撒冷
37 “耶路撒冷啊,耶路撒冷啊!你常杀害先知,又用石头打死那奉差遣到你这里来的人。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,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,只是你们不愿意。 38 看哪,你们的家成为荒场留给你们! 39 我告诉你们:从今以后,你们不得再见我,直等到你们说:‘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!’”
释经评注
有品格
耶稣猛烈抨击了当时的宗教领袖:“你们这些毒蛇的种类!”(33节)这话让人感到震惊!因为耶稣那个社会,文士和法利赛人极受人尊敬。
文士是律法师,他们不但承担着维护和解释律法的职责,还是法官。文士必须先修读一些课程,之后被授予律法师资格。他们是圣经专家,是学生众多的教师。
法利赛人并非神职人员,但他们热心参与宗教活动。他们来自中产阶级(不像撒都该人,属贵族阶层)。因为虔诚的生活方式,法利赛人很受人尊敬。他们常常祷告、禁食,参与服侍,定期施舍,过着“正直、有道德的”生活。他们对社会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,普通民众对他们非常仰慕。
但耶稣却批评他们是假冒伪善之人:“他们说一套,做一套,言行不一,金玉其外,败絮其中。”(3节 - 信息版圣经)
耶稣提出了“七祸”。这让我意识到,基督徒领袖应当具备七种品格:
1.正直
耶稣指出宗教领袖是假冒伪善之人(3-4节)。他说:“因为他们能说不能行。他们把难担的重担捆起来,搁在人的肩上,但自己一个指头也不肯动”(3节后半段至第4节)。而正直则意味着言行一致,并确保你的教导能建造他人,而不是加给人增加罪疚感或负担,甚至把他们压垮。
2.真实
耶稣还指出了文士和法利赛人的浅薄(5-7节)。耶稣对他们说:“你们做的一切事都是为了要叫人看见”(5节前半段)。但事实上,你私下里的样子才真正重要。耶稣谈到了人与神的“隐秘”生活。你应该努力在个人生活中与神建立真实无伪的关系。
3.谦卑
耶稣警告我们不要贪恋头衔和来自人的称赞(8-11节)。我们应当警醒自守,以免受到“显赫的地位”、“众人的奉承”以及“风光头衔”的诱惑(6-7节)。耶稣警告我们:“不要让人这般待你,给你戴高帽子。”(8节—信息版圣经)因为这是一个巨大的诱惑。耶稣提醒道:“凡自高的,必降为卑;自卑的,必升为高。”(12节)任何时候,都要竭力高举耶稣,而不是自己。
4.怜悯
耶稣谴责宗教领袖把绊脚石放在别人的道路上(13-15节)。他说:“因为你们正当人前,把天国的门关了,自己不进去,正要进去的人,你们也不容他们进去。”(13节)身为领袖,我们需要有怜悯心,要敞开心扉,随时欢迎所有人。
耶稣以身作则,让我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怜悯。他说:“耶路撒冷啊,耶路撒冷啊,……。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,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,只是你们不愿意。”(37节)
5.异象
领袖应当具有远大的异象。耶稣指出宗教领袖的罪,说他们心胸狭窄、鼠目寸光(16-22节),“吹毛求疵到了可笑的地步”!(19节— 信息版圣经)他们只见树木,不见森林。领袖必需专注在重要的事情上,为神的异象祷告,不要被小事分心。你尽可以求神赐给你一个大异象,大到如果没有神的参与就绝不可能实现。
6.专注
要专注真正重要的事情(23-24节),避免因纠缠细枝末节而陷入律法主义。耶稣说:“蠓虫你们就滤出来,骆驼你们倒吞下去。”(24节)我们应当专注在“那更重的事上,就是公义、怜悯、信实”(23节),(“公平、同情和委身”)。要与不公平和贫穷作斗争;要在与家人和他人的关系中彰显你的“信实”。
7.慷慨
慷慨与贪婪和放纵(25-28节)恰恰相反。宗教领袖们的内心与他们的外在生活是天壤之别。耶稣要求你作真实的自己,表里如一(27-28节)。
以上这些标准相当高,很难达到。“七祸”在29-36节达到了高潮,整本圣经中,耶稣说过最严厉的话莫过于这几节经文了。但有一点需要注意,这些话并不是针对寻常百姓说的。耶稣是在抨击有权有势的宗教领袖,因为他们凡事竭力“抬高自己”(12节),而且“正当人前,把天国的门关了”(13节)。
千万不要将这些训诫当成贬损人的工具,更不应该用它来攻击那些诚心将人引向耶稣的基督教领袖。相反,我需要用这些话来警戒自己。耶稣的这番话具有挑战意义,但要明白你该用它来挑战谁!
耶稣当时正身处险境,毫无权势,但在与宗教权威的正面交锋中,他却毫无畏惧,这真令人折服。
祷告
主啊,请饶恕我多次在上述方面亏欠你!请帮助我过一个正直、真实、谦卑、有怜悯心、有异象、专注和慷慨的生活。请帮助我,让我像耶稣关心耶路撒冷一样,关心我所居住的城市。